首页 > 建筑工程类考试> 一级建造师
题目内容 (请给出正确答案)
[单选题]

属于隧道衬砌裂损设计方面的原因的是()。

A.衬砌类型选择不当

B.施工方法不当

C.施工管理不善

D.未按图纸施工

查看答案
答案
收藏
如果结果不匹配,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
您可能会需要:
您的账号:,可能还需要:
您的账号:
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
发送
更多“属于隧道衬砌裂损设计方面的原因的是()。A.衬砌类型选择不当…”相关的问题
第1题
引起隧道衬砌裂损的原因有()。

A.地层压力作用

B.腐蚀性介质作用

C.人为因素

D.车辆循环荷载作用

点击查看答案
第2题
下列对衬砌裂损危害的表述,错误的是()。

A.降低衬砌结构对围岩的承载能力

B.在渗漏水的长期作用下,可能造成隧道的侵蚀破坏

C.使隧道净空变小,侵入建筑限界,影响车辆安全通过

D.拱部衬砌掉块,影响行车和人身安全

点击查看答案
第3题
按照铁路桥隧建筑物状态评定标准,隧道衬砌裂损及渗漏水,隧道滴水、淌水、渗水及排水不良引起洞内局部道床翻浆冒泥应被评定为()级劣化。

A.AA

B.A1

C.B

D.C

点击查看答案
第4题
隧道防排水应遵循“防、排、截、堵相结合,因地制宜,综合治理”的原则,保证隧道结构物和运营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。那么关于“防、排、截、堵”的描述错误的是()

A.“防”是指隧道衬砌应具有一定的防水能力,防止地下水渗入。主要为防水混凝土(衬砌结构)、防水层等

B.“堵”是指对隧道二衬衬砌表面可见的渗漏水部位进行封堵开槽引排。主要为注浆、填充衬砌与围岩的间隙、抹面封闭等

C.“排”是指工程有地下水排水条件时,将地下水排除,为防水创造有利条件。主要为暗管、盲沟、排水沟等

D.“截”是指洞外和衬砌外采用工程措施,把流向隧道的水源截流、汇集排除。主要为洞顶截水沟、截流地表水的排水沟、裂縫堵塞等

点击查看答案
第5题
隧道发生衬砌裂缝的原因主要有()。

A.围岩压力不均

B.衬砌背后局部空洞

C.衬砌厚度严重不足

D.混凝土收缩性小

E.不均匀沉降

点击查看答案
第6题
混凝土衬砌施工质量检查及控制标准,衬砌厚度()的检查点厚度≥设计厚度;最小厚度≥0.5倍设计厚度。三车道隧道采用地质雷达检测,在拱部、边墙设不少于5条测线,连续测试。厚度判定测点沿测线间距不大于2m。

A.80%

B.85%

C.90%

D.100%

点击查看答案
第7题
以下关于隧道工程施工说法正确的是()。

A.一般不应在洞门端墙、翼墙等部位设置伸缩缝

B.洞门端墙、挡土墙基础埋入土质地基的深度应不小于1m

C.全长在100m以内且气候干燥的隧道可不设洞内排水沟,隧底也不需做排水坡

D.采用喷锚衬砌时,对围岩完整、稳定的地段可只喷射混凝土衬砌

E.喷射混凝土支护的工程量应按设计厚度乘以面积以m3计

点击查看答案
第8题
某隧道采取沟槽注浆止水法处治渗漏水,下列叙述错误的是()。

A.钻孔应钻至设计深度,不宜超过衬砌厚度的2/3

B.注浆前应采用填充材料对槽内缝口进行封闭

C.宜采用恒压注浆泵进行,注浆顺序应由上而下,高压侵入

D.注浆后待缝内浆液初凝、不外流时,方可拆下注浆嘴封口抹平

点击查看答案
第9题
场景(七)我国南方某两车道隧道呈南北向展布,隧道最大埋深为80m,隧道全长470m。隧道进出口段的围岩为较软岩,岩体破碎,且BQ值小于250。隧道洞口覆盖层较薄,有坍方、落石等危害,且有较大的偏压。隧道施工地段无有害气体。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之后,及时施作第一次衬砌,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,确定围岩变形稳定之后,修筑防水层及施作第二次衬砌。根据场景(七),回答下列问题。第 31 题 按所处位置划分,本隧道属于()隧道。

A.软土

B.浅埋

C.瓦斯

D.岩石

点击查看答案
第10题
对于隧道衬砌喷射混凝土施工要点,下列说法错误的有()。

A.检查喷射拌料是否均匀,人工干拌料不少于五遍,掺有钢纤维的拌料不得有团块存在

B.拌料应及时喷射,放置时间不应超过60min

C.喷射回弹料不得再次使用

D.检查喷层厚度,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标桩法,采用轮廓仪测定更可靠

E.检查涌水点处理措施,因为涌水会冲洗喷射混凝土,成为剥落、削弱附着力的原因

点击查看答案
退出 登录/注册
发送账号至手机
密码将被重置
获取验证码
发送
温馨提示
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,请点击购买搜题卡。
马上购买搜题卡
我已购买搜题卡,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
重置密码
确认修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