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普法考试
题目内容 (请给出正确答案)
[主观题]

在地下水位高的黏性土地基上填筑路堤时,路堤底部应填筑渗水性材料,厚度不应小于()。

查看答案
答案
收藏
如果结果不匹配,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
您可能会需要:
您的账号:,可能还需要:
您的账号:
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
发送
更多“在地下水位高的黏性土地基上填筑路堤时,路堤底部应填筑渗水性材…”相关的问题
第1题
一工厂车间地基表层为杂填土,厚1.2m,第二层为黏性土,厚 5.0m,地下水位深1.8m。在黏性土中部取
一土样做试验,测得天然密度ρ=1.84g/cm3,土粒的相对密度ds=2.75。计算此土的ω、ρd、e和n。

点击查看答案
第2题
下列施工过渡段填筑做法正确的有()。

A.过渡段的桥台基坑应以原土分层填筑

B.回填工作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

C.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大于15cm

D.过渡段填料填层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

E.路桥过渡段地基挤密桩加固可以在桥涵结构完成后施工

点击查看答案
第3题
重锤夯实法适用于高于地下水位()、稍湿的黏性土等土性的地基加固处理。 A.0.5m B.0.6m C.0.7m D.
0.8m

点击查看答案
第4题
重锤夯实法适用于高于地下水位()、稍湿的黏性土等土性的地基加固处理。

A.0.5m

B.0.6m

C.0.7m

D.0.8m

点击查看答案
第5题
关于路堤填筑,不正确的说法有()A发现地基范围内的有泉眼、坑穴等,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反映。B填筑

关于路堤填筑,不正确的说法有()

A发现地基范围内的有泉眼、坑穴等,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反映。

B填筑包心路堤时,宜将渗水性能强的填料填筑在堤心部分,渗水性弱的填料填筑在路堤两侧

C当渗水土填在渗水土上时,渗水土层顶面应向两侧做成不小于4%的排水坡

D低温施工应选择级配良好的渗水工作填料

E严禁雨天进行渗水土的填筑作业

点击查看答案
第6题
根据场景,回答{TSE}问题: 场景(一)某新建三级公路,设计车速40 km/h,路线全长24 km,其中部分合同

根据场景,回答{TSE}问题: 场景(一)某新建三级公路,设计车速40 km/h,路线全长24 km,其中部分合同段中填方路基情况如下:B合同段施工时,施工单位采用粒料桩处理软基,路基填筑时,采用235 kW的履带式推土机进行初平,110kW平地机整平,6 t的双轮光轮压路机碾压,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±1%。施工单位填筑完成后,经监理工程师检测,压实度未达到相关要求。 {TS}有高填方路堤的是()合同段。

A. A

B. B

C. C

D. D 【答案】D。水田或常年积水地带,用细粒土填筑路堤高度在6 m以上,其他地带填土或填石路堤高度在20 m以上时,称为高填方路堤。

点击查看答案
第7题
背景资料某单位在一新建单线铁路施工中,将一段长1250m的一般路堤工程划分给其下属施工队施工,本

背景资料

某单位在一新建单线铁路施工中,将一段长1250m的一般路堤工程划分给其下属施工队施工,本路段无软基处理。路基本体采用普通填料,路基基床底层为改良细粒土,基床表层为级配碎石。由于路基本体的填料主要为黏质土和少量的砂砾,根据储量和开采填料的条件,路堤需要做成包心路堤。

施工队编制的施工方案如下:

(1)基床底层的改良土采用路拌法施工,每层填筑的压实厚度为35cm。

(2)在基床表层全面施工前,选取长度80m的路段进行工艺性试验。

(3)针对该段路堤填筑,列出的质量控制内容有:填料分层摊铺的压实厚度和压实工艺;路堤填筑压实质量;不同填料填筑(上下两层填料的颗粒级配、每一压实层的填料种类、两层接触面的横向排水坡);各种几何尺寸的允许偏差。

问题

1.根据背景资料,给出包心路堤的填筑方法。

2.根据背景资料,指出路堤填筑最少检验批个数,并说明理由。

3.根据背景资料,指出施工方案编制的不妥之处,并给出正确施工方案。

点击查看答案
第8题
()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和软塑、流塑的黏性土等地基处理。
()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和软塑、流塑的黏性土等地基处理。

点击查看答案
第9题
路堤填筑时,原地面有坑、洞、穴时,不得用土或者砂性土回填,必须回填片石。()
点击查看答案
第10题
膨胀土路基高速公路、一级公路用中等膨胀土填筑路堤时,路堤填成后,应立即()。A.粉煤灰封闭路面B.作

膨胀土路基高速公路、一级公路用中等膨胀土填筑路堤时,路堤填成后,应立即()。

A.粉煤灰封闭路面

B.作浆砌底护坡封闭边坡

C.膨胀土封层

D.石灰封坡

点击查看答案
退出 登录/注册
发送账号至手机
获取验证码
发送
温馨提示
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,请点击购买搜题卡。
马上购买搜题卡
我已购买搜题卡,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
重置密码
确认修改